top of page

香港 vs 新加坡:中国企业出海的税务抉择全解析!

  • 作家相片: Hazel
    Hazel
  • 8月3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8月3日

ree

在东南亚扩展业务的中国企业,常面临一个经典抉择:香港,还是新加坡?这两个“离岸+金融+低税”属性兼备的国际都市,历来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跳板。尤其是当企业计划设立区域控股平台或融资载体时,税收制度成为绕不开的关键考量。


今天小编将从企业所得税、境外所得、股息红利、资本利得及其他税种等多个维度,对香港与新加坡的税制进行深入解析。


01

企业所得税税率与机制

香港的利得税为16.5%,同时对首200万港元利润提供8.25%的优惠税率,这意味着中小企业在初期阶段税负相对较低。而大型企业无论体量如何,适用的基本税率就是16.5%。


新加坡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为17%,但通过一系列减免政策,大幅降低了企业实际税负。尤其对初创公司极为友好:前三年若符合资格,前10万新币利润可享75%减免,10万至20万新币部分再享50%减免。即使不是初创企业,其他公司也能通过“部分免税计划”将前20万利润的有效税负降到10%左右。


总体而言,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,两地的综合企业税负较为接近;但在支持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方面,新加坡制度显得更为精细与鼓励

02

征税范围与海外所得豁免

香港一贯奉行地域来源原则——只对“源自香港”的利润征税。举例来说,一家香港公司在东南亚运营项目、收取当地客户付款,只要业务“看上去”与香港无实质关联,这部分利润很可能不会被香港税务局征税。


但近年来规则变紧。自2023年起,香港开始执行《境外被动收入征税机制(FSIE)》新规,对于股息、利息、知识产权收入和股权处置利得等“被动收入”增加了免税条件——若未满足经济实质要求,这些原本不征税的海外收益也可能被征税。


新加坡则采用更灵活的“属地+属人混合制度”:一切“境内”所得自然需纳税,而“境外”所得只有在汇入新加坡时才纳税,而且若符合“三步测试”,仍可免税汇入:

  1. 已在来源国缴税;

  2. 来源国税率不低于15%;

  3. 汇入新加坡对公司有利。


不过,从2024年起,新加坡也对集团层面的境外资产处置收益加入了纳税机制,并引入经济实质审查——这是对国际反避税潮流的积极回应。两地都不再无条件“豁免境外收入”,但对有实质业务、结构合理的企业来说,仍有足够豁免空间。

0

股息、红利税制度

无论香港还是新加坡,对公司分红的态度都很“慷慨”:不再征税。


在香港,公司已缴税后的利润可自由分配,不再课征任何股息税,也不需要预提税。即便是非香港居民股东,也无须就收到的股息缴纳税款。


新加坡自2003年起全面转向单层企业税制,公司税缴过一次,派发给股东时便不再重复征税,也不扣预提税,新加坡税务局(IRAS)对此表述明确:“新加坡不对股息征预提税”。对于希望通过香港或新加坡设立控股公司、再向境外母公司分红的企业来说,这是极大的制度友好。

 04

资本利得税

在香港,只要某项资产(如股权、基金、地产)被认定为“资本性”持有而非用于“短期交易”,其出售收益将不被课税。


新加坡情况类似,正常经营下出售投资股权或资产所取得的增值收益,通常被归类为资本利得,不构成应税收入。但正如前文所述,自2024年起,若是集团结构下的境外资产处置,仍需视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课税。


总的来说,只要交易安排合理、具备商业实质,大多数投资退出行为都不会带来当地税负。

05

其他税种

香港虽然没有消费税,但仅依赖印花税覆盖部分交易,税基相对狭窄且在特定领域负担较重,比如住宅物业印花税最高可达15%,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增加企业成本。


而新加坡在间接税方面展现出更加成熟和规范的税务体系。虽然实行了9%的商品及服务税(GST),要求年营业额超过100万新币的企业必须注册并缴纳,但这一制度为企业提供了清晰透明的税务环境,有助于规范市场运作和保障企业利益。


此外,新加坡在预提税方面有明确规定,利息支付15%、特许权使用费10%的预提税率虽存在,但通过与多国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(DTA),企业可以灵活享受减免优惠,合规路径清晰且具操作性。反观香港,预提税规定较为零散且不够统一,给跨国企业带来一定合规风险。

整体来看,新加坡的间接税及预提税体系不仅更符合国际趋势,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税务环境,助力企业合规稳健发展。



随着全球税务规则趋严,香港对“境外收入”的豁免也开始附加实质经营要求,传统的低税优势逐渐被削弱。相比之下,新加坡的制度更成熟、合规门槛更清晰,也因此成为企业“合规+高效”落地的热门选择。

那么,从零开始在新加坡开公司,需要做哪些准备?


新加坡注册公司必备要素


  • 公司名称:英文名称,需要获得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(ACRA)批准;私人有限公司通常以PTE. LTD.结尾

  • 经营范围:可以选择1~2个具体营业项目

  • 注册地址:可以使用秘书公司地址或实际商业地址

  • 注册资本:最低$1新元;如果公司要给外国人申请工作准证,对注册资本就会一定的要求

  • 股东结构:私人有限公司可拥有1至50名股东,股东可以是本地或外国的个人或实体;可以由外国人或外国实体100%拥有

  • 董事要求:注册时至少有一名新加坡本地董事(公民或PR)

  • 法定秘书:必须指定持牌秘书公司履行合规义务

  • 财政年:财年可以结在任何一个月的最后一天(不一定在12月31日);新公司第一个财年最多可以有18个月,后续每个财年为12个月


公司成立后常规合规义务


  • 消费税

    如果公司的自然年收入(预计)超过100万新元,需要注册消费税(GST)。一旦注册,在为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时,需额外收取9%的消费税,并至少按季度申报。

    📌 注:是否需要征收GST,需视交易是否属于“在新加坡发生”或“应税供应”而定。例如:若是海外货物直接销售给另一个海外客户,货物未进入新加坡境内,通常不属于新加坡的应税供应。


  • 年检

    新加坡公司每年需向ACRA提交一次年检(Annual Return),这是公司持续存续和合规运营的重要要求。年检的前提是召开年度股东大会(AGM),在AGM之前,公司需要准备并通过上一财年的财务报告。

    对于上市公司,必须在公司财政年度结束日(FYE)后4个月内召开AGM,非上市公司则为FYE后6个月;在AGM后1个月内完成年检提交。


  • 公司税申报

    公司需要在财政年所结年的下一年11月前完成公司税申报,例如:FYE为2025年6月30日,YA即是2026,申报截止日期为2026年11月30日。


  • 审计

    一家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如在过去两个连续财政年度中,至少符合以下三个标准中的两个:总年收入不超过1000万新元;2. 总资产不超过1000万新元;3. 员工人数不超过50人,则可被认定为“小公司”,可享有审计豁免。

    如果该公司属于集团的一部分,则集团内所有公司合并后也必须符合上述“小公司”条件,方可豁免审计。


在税务合规日益重要的当下,选择一个稳健、透明的架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。无论是控股平台搭建还是业务落地,我们新富通将为您提供一站式的企业增值服务,为您的企业出海保驾护航。

留言


這篇文章不開放留言。請連絡網站負責人了解更多。

© 2025 SGFT Group Pte Ltd. All Right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